top of page
記憶與展望.png
書寫營 背景_工作區域 1.png

在時間軸上傳承的記憶-彭代華女士專訪

鄭鈺清

阿嬤的生活,實在很不可思議,天花板上有老鼠大軍,還有阿嬤在鞋子上睡覺……,這些是代華女士回憶小時生活的片段,聽在孫子的耳裡,覺得有趣,那段阿嬤專屬的記憶。

一戶挨著一戶,鄰牆而居,互相照應,看似沒有秘密的矮牆小巷間,每戶都有一個家專屬的記憶,因為戰火的離散,而有來自大江南北的聚集,原以為只是暫離家園,但這一別竟是別離,然後,在清眷落地生根,第二代、第三代延續。

代華女士向兒孫所敘述的場景已不在,眷舍已拆遷,但那個小女孩,曾經搭乘軍用貨車,在混雜柴油味和顛簸路面上,看著眼前有著一房一廳的新家,感受到這是多麼幸福的事,她已跟著父母在台中清水落地生根。家人是最緊密的連結,鄰舍有如同家人般的照應,唯有如此,離散的思念能有一絲寄託。

代華女士身上的血液融合著來自河北母親的堅毅、俠義、重視子女教育和四川父親的爽朗、真誠,但是在當年生長的時空下,族群的差異不被理解,差異是被放大的,而差異存在的無奈與嘆息卻被大環境深深掩藏著。事實上,大江南北的生活樣態、生活習慣、政治立場等本該多元,但因訊息的有限,動盪的氛圍,因而,存在太多因霧裡看花的不理解,甚至誤解。而代華女士她如水般柔和卻堅毅的性格,讓她在差異得以調和;排行老三,讓她開展出老三性格,看似妥協,卻找尋到一個安身立命,相對被認可的時空,她取得大學學歷,有獨立工作、自主的能力;嫁入本省家庭,在當年可謂極有挑戰之勇氣,在此,並非刻意凸顯本省與外省之差異,而是存在於族群之間延續百年之語言、文化習俗有極大的差異,加上支撐一個家庭所需精打細算的開銷……等事實,一一等待著她面對。而且,婚姻,不只是身分的轉換,這當中有一個家在生活上的延續,代華女士極為堅毅的性格,她努力的學習,各種祭拜禮俗、持家的行動、語言上的學習等,不只調和了人們既定印象中省籍的差異,還撐起了家族在事業上和家庭傳承上的盼望。

代華女士在專訪中,用極為爽朗、熱情的方式,訴說著她的生命故事,成長中的片段。她的記憶如此清晰,彷彿還是昨日那個殷殷期盼搬到新家的小女孩。父母親離散於家鄉的失落、思念,她從「母親有時唱起的蘇武牧羊,父親老是要弟弟背誦出老家的地址」而有所感,激動的情緒包覆著遷移中含蓄的情感,但生命的韌性,在血液裡流動,讓家生了根,延續著,她從一個家,延續到二個家庭,差異不復見,反而是看到不同家族、族群組合出多元的熱鬧和趣味。

曾因戰火,飄零的種子落地,堅韌的適應力已生根,時間的流逝,沒有抹去她的記憶,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的,是她的堅韌、樂天知命,繼續在家庭裡的成員中,在這塊土地上傳承流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