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出生於新北市,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一直在做對時间、記憶的温度的掌握,利用封存的方式將腦海中的臉孔、表情收集起來,那一個個的影像, 曾經在我的生命裡有過火花的重要臉譜,也或許轉嫁到了某些人曾經的記憶裡。我希望的是籍著我將要逝去的印象來掌握眾生的面孔及表情,記憶有多模糊畫面就有多模糊,呈現的也是我自己對「不復記憶」的不安。
藝術家:廖敏君
進駐房舍:19號房舍
計畫名稱 :復刻時光
計畫理念 :
班雅明在《柏林紀事》中說:「回憶,即使是最廣泛的回憶,也不總能累積成自傳。
即便是與我特別有關的柏林歲月,回憶也肯定不能累積成自傳。因為自傳跟時間有關,
有先後順序,乃生活連續流動的過程。我在這裡談的是空間、瞬間和非連續性。」,
當班雅明仍是嬌嫩躺在母親懷中的新生嬰兒時,他已經從射入庭院迴廊的陽光感覺到「時間的蒼老」。
將時間的蒼老及曾經的痕跡停留在某一個刻度裡。利用魚線串連,成為一道幽微的牆面,似有若無,
安置在空間裡的最前端,觀者在進入時需要尋找唯一又狹小的入口,在進入到牆後的開闊空間後,
可以坐在椅子上靜思片刻,封閉的空間,停滯的時間,離去時也只能由唯一的出口離開這片短暫的時刻。
而牆前另一道較大的開口又將觀者引導至另一個小房間裡去觀看3件似乎曾經存在,
但是又不知道何時已經離去的裝置作品「你去哪裡了?」、「 Where are you? 」、「1852公克的想念」,
用冷靜、壓抑、羞澀、並詩意的動及結構來處理心裡的怦然,透過空間及光影還有片刻的時間來表達對某段時光某個人的思念。
透過封存的方式收存生命裡的重要臉譜,掌握眾生的面孔及表情,呈現自己不復記憶的不安。
藝術家廖敏君將時間的蒼老及曾經的痕跡停留在某一個刻度裡,用冷靜、壓抑、羞澀、
詩意的動昨及結構來處理心裡的怦然,透過空間及光影還有片刻的時間來表達對某段時光某個人的思念。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