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書寫營 背景_工作區域 1.png
書寫營 背景_工作區域 1.png

眷村文學營心得

葉錦丞

我真的得承認,我就是那種五天都在視訊會議裡潛水的人。
從小我就過於安靜,應該是說對於不熟的人過於安靜,導致國中小的時候剛開學老師都覺得我是乖寶寶。但即便是在很熟的人群裡面,我也不太會主動開啟話題或是成為人群中心。
在剛開始三級警戒的時候,我還沒有畢業,但是已經有大學了,所以在家的日子基本上就算是放暑假而已,還挺無聊的。當時班上的幾位同學一起約一約創了一個Line群組,拿來打電話線上玩遊戲。可即便是在已經認識了三年的同學群裡,我也沒有主動講過幾次話。
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表達,我真的不是沒有想法或是沒有感想,我就是不擅長在人群裡開口而已。
所有的感想我都寄託文字,他會幫我說話。

當初我會知道這個文學營是同學告訴我的,他跟我一樣都是對文學非常有興趣的人,同樣也喜歡寫作。其實身為一個極度宅的人,即使是線上的營隊我應該也是不太會主動參加的,我會怕要視訊或是講話之類的事情,但是在作家朱宥勳的《作家生存攻略》中有提到未來文學圈中的人脈有一部份可以透過參加文學營來建立及豐富,於是在同學的陪伴之下,我還是報名了這個連主題我不甚了解的營隊。
眷村這個詞我一直都是只有耳聞但沒有更深入的了解,當初看到這個營隊的主題的時候,我心裡想的是我又對眷村沒興趣,我為什麼要參加勒?但是轉念一想,多接觸不一樣的主題及其他人的故事,或許對我未來的寫作會有幫助吧?這樣想了以後,我緩緩萌生了想要多多了解眷村的想法。

五天三十小時的課程下來,我的心情可以說是五味雜陳。
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第三天高禎臨教授的課程以及第四天原眷戶女士的訪問。
在高教授的課程中,她介紹了關於眷村文學的種種。
那一堂課的感想其實我已經私底下繕打下來並透過Line請清水眷村文學營的工作人員幫我轉達給老師。
感想如下:
從剛剛的課程當中除了更加了解眷村的存在以及裡頭的人民的生活之外,其實我看到更多的是您舉例的範文當中的文字。
那些細細描摹眷村當中的景象及人們的喜怒哀樂貪嗔癡,無論是村口破敗的石牌、打麻將貼補家計的婦女或甚至是寂寞難耐而做出污穢之事的老人,在字裡行間我感受到的是文字如何乘載著情感以及回憶的功用。
文字說的理性點只是一種人們傳達訊息工具,但是在多愁善感如我的人們眼中,它卻乘載了筆者無法說出口或是不願說出口的情緒、回望及自我。
我知道您此次課程的教授重點似乎不是關於文字所能乘載什麼的情感功能,但是作為一個一直努力想要寫出自己能滿意的文章的人,我總是忍不住會去注意到那些故事以外的東西。
我真的很喜歡很喜歡有溫度的文字,像是綺君前輩的〈髻〉、〈桂花雨〉那樣講述著小時候發生的故事的一種回憶記敘或是洪醒夫前輩的〈散戲〉一樣說著一種莫可奈何的故事的小說都是我心中最具有溫度的文字。
從心所思所感的文字在我心中從來就是最有份量的,當然我也不否定學術性文章所具有的地位,只是我本人比較喜歡前者罷了。這或許也是為何我如此討厭國寫的原因。雖然可以承認的是,這種拿來考試用的文體把所有他們想要我們寫出來的條件都明確列出來是有他的用意的,但老實說就是不適合我,限制太多的題目我認為就失去了寫作的意義了,寫出來的文字也會失去溫度的。
文學如果不能貼近人心,不能進入讀者的心裡,那我要文學做什麼呢?
說遠了,拉回來。
總的來說,我真的很喜歡您所找來的文本裡面說傳達出來的一種眷村當中獨特的氣息以及溫度。
也非常幸運能夠聽您的分享,謝謝。

而在第四天原眷戶女士的訪談中,我感覺我更加接近並瞭解了在眷村生活的居民他們的生活、掙扎及回憶。
不知道是不是原眷戶女士的聲音或是她親切的面容關係,整個訪談的氣氛一直都很輕鬆也很溫暖。在蔡老師豐富的訪談經驗的引導下,整個訪談的節奏顯得適當及舒服,也引導原眷戶女士緩緩地道來關於她的快樂、她的難處、她的回憶及她的人生。
我是一個很喜歡聽故事的人,比起說,我更喜歡只是聽而已。
在兩個小時的訪談時間當中,我很過癮的聽了很多原眷戶的故事,從她與本省籍的老公結婚了之後該如何適應婆家的飲食啊、作息啊或是關於禮俗祭祀這些東西,到她的媽媽非常善於編織,甚至在烏漆嘛黑的電影院裡織完了有花樣的半件毛背心等等,都既有趣卻又讓人不知不覺的懷想起自己的童年、父母及過去的一切。
關於眷村的一切對我來說都帶有一點點的陳舊氣息,畢竟那是存在於於我很久遠的時代的事物了,那些我所不熟悉的一切也都有些微的神秘感。
但是我還是得說,通過這麼多的故事,這麼多的文本及人生,我看到最深的還是關於文字的一切。

我認為關於文學的一切都好優雅也好美。
我個人對文學非常有興趣,因為我認為,比起槍砲這種熱兵器或是刀劍這樣的冷兵器,文字是一種更能震懾人心的干戈。它可以軟如一杯溫潤的清水,可以硬如冰冷的金屬,可以融進人心最柔軟的那塊,也可以擊潰最堅硬的防線。它是一種萬能的工具,一種挺過了千百年歷史仍能在我們心中留下一些永恆不滅的情感和精神的事物。

我喜歡看到的是中文這個語言,它的泣它的泝它的歡它的苦,它在近無限種的組合中能夠出現什麼樣的、絕美的文章或詩詞,透過作者、詞人或詩人的愛、很、癡、嗔流瀉而出,在平仄間攝魂卻又感動人心的組合。分開是一堆圖案,連綴起來卻成為了留傳千古的傑作。我在它的優雅當中找到慰藉,在他的孤憤當中品嚐血淚,找到獨自泅潛文字海的理由。

最後,我很開心我最初決定要參加這個營隊,我學到很多我平常不會去接觸的知識及事物。
感謝蔡奇璋老師及其他所有為我們上課的老師們。

記憶與展望.png
bottom of page